执业八年,如何保持真挚的工作热情 | 业务菜
图片来自一个App
摄影|Aedrian
前言
三月应规格科技之邀,做了个直播系列分享,一共三期,主题如下:
第一期:三十而已,开启我的高级合伙人生涯
第二期:从基金、股权范畴转型到数据合规领域
第三期:数字经济时代,青年律师如何顺势而为
一看便是业务菜。真聊下来,还有很多主题以外的东西。一个讲专业主题的直播很难让人觉得有意思,但如有主题之外的东西,把他们通贯起来,就有了交流乐趣。阿城讲:我自己看杂书正是基于一个通识的概念,有了这样的概念,读杂书时所得的各种想法就会进入通识的系统里,找到它自己的位置。
读、写、聊,无不如此。杂一点,让各种想法进入自己的认知系统。
三期分享,预计分5至6棵菜来种。这是第二棵。
1.刚入行的新人,诉讼和非诉怎样选择?
2.青年律师专精一类业务好,还是多去尝试?
3.很难进红圈,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律所或平台?
4.推荐几本书,或能否给一个阅读清单?
5.执业八年还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状态,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?
第一棵回看:三十而已,开启我的高级合伙人生涯|业务菜。
#1
保留可能性
合规君(主持人):
对于刚入行的新人,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?比如大家都关注的,在诉讼业务和非诉业务之间应该怎样去选择?
兔子清:
如果之前读过我的书,或是关注菜园的读者,可能知道我一路都是做非诉的,包括公司股权、基金和风险投资、数据合规这一类,基本上不处理诉讼案件。
受此局限,我给大家几个模糊的建议。不具体的原因,是因为我没有验证,而且就算我验证过,对你们也不一定契合。
我的建议就是,不要给自己太强的预设,保留一定的可能性。我不清楚今天在线的1000多个听众,大家是什么样的画像?是在校的同学,还是已经有职业经验。可能都有。如果你决定要做律师,尤其是在校的同学,不要给自己特别强的预设,说我一定要做诉讼,或一定要做非诉。
我们选人招人时,会收到很多简历,经常看到有一些朋友的简历非常优秀,但是他就很明确的在邮件、简历或面试中表达出强烈的色彩,我就一定要做诉讼,我只喜欢打案件,非诉全是写文件。或者我一定要做非诉,我这个人不擅长和人辩论,不适合开庭。这都是些胡说八道的刻板印象。
非诉怎么可能全是写文件?
我刚刚讲的做股权项目,去跟我们的企业家访谈聊天,去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产品,做数据合规,去研究最新的监管趋势,和研发同学了解他们做一款产品的逻辑和方式,为这些事情提供法律服务,难道没有乐趣吗?
另一方面,在今天很多专业团队和平台,其实他们的业务都不是单一面向的。不是单一面向,并不是说业务杂,什么都做,而是说整个律师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,大家更趋向于向行业律师和产业律师去发展。这种粗放的诉讼和非诉划分,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标签。
比如说我们服务的科技企业客户,这个客户从公司初创,你帮他搭股权架构,接下来他要拿投资人的钱,你帮他做股权融资,接着需要激励核心技术团队,建立自己的核心产品能力,要做股权激励,在研发过程中要锁定一些核心人才,你帮他做核心员工的竞业限制,未来可能还要做产品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。
事还没完。公司发展过程中,他可能要去投资布局一些产业上下流的标的和公司,需要做对外股权投资;发展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竞争对手发起的诉讼,或者产品和服务本身有瑕疵而陷入案件纠纷,你要帮他处理争议解决。大家发现没有,我刚刚讲的全部事情,诉讼有,非诉也有,对不对?
诉讼或非诉,它是伴随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来的。如果你服务的是垂直于这一个行业领域的客户,那么你是不是需要具备给他完整提供这一整个过程的能力,他才会更信任你?而不是需要把上述这堆事拆得很费劲,去分别对接8家10家律所。
如果今天大家去到一个不错的平台和团队,所谓不错,是指它能够比较成熟的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,那么这个群体哪怕现在不是,未来也一定是向着行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。这就决定了在这种类型的律所和团队,不管是对诉讼还是非诉,都是有需求的,你都能在其中找到施展自我的机会。但是,千万不要在还没有入行之前,还没有进这个平台之前,就把自己给说死了。
你可以在入行之后,结合实践表达倾向性。比如,你天生敏锐反应敏捷,喜欢跟人去argue一些东西,可能更偏向做诉讼;或者是这种温和的性格和表达方式,希望去促成一些交易,更适合去做非诉。OK,你可以慢慢表达这种偏好,但不要在还没开始,就通过自我想象,把自己限制死。要保留一定的可能性。
何况,实践纷繁复杂气象万千,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喜欢呢?
还记得新裤子唱的吗:
格子间的女孩,时间久了也很美。
可以有所偏好,但要保留一定的可能性。
#2
做专和做宽
合规君(主持人):
对于青年律师来说,是专精一类业务好,还是说应该尽可能多的去尝试?
兔子清:
这个问题,实际上是大家经常讨论的青年律师的“做专”还是“做宽”的问题。
我觉得,分阶段。
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。在职业初期,接触的尽可能宽一点是有好处的。不要一毕业,就说我的职业方向是跨境并购、破产重组、复杂商事争议解决。
我们在刚刚走出学校那一刻,历事见人,实在太少了。你的认知方式、知识结构、信息资源,各方面都十分有限。这个时候,尽可能宽的去接触一些业务类型,所谓基础打得宽一点,对大家执业成长是有好处的。
但是随着执业年限的增长,这里的增长可能是两三年,也可能是五六年,看个体的差异性,每个人的执业发展曲线是不一样的。随着一定的年限增长,应该要有逐渐清晰的专业定位,这个必须要的。
那么,在打了一个比较宽的基础后,如何聚焦?
我理解是三个维度:第一自己是不是喜欢,第二自己是不是擅长,第三未来这块是不是有前景。
三个维度都非常重要。喜欢决定了你为它热情投入,不会觉得自己是在被消耗,不会觉得工作和生活要怎么平衡。我一直觉得,工作生活平衡就是个伪命题。工作不正是生活的一部分吗?有什么可分的对不对?当你喜欢的时候,你不会有这些自添的烦恼。所以,第一个要喜欢。
第二个是你要擅长。擅长就是你做这些事,确实能比别人做得更好,愿意比别人投入更多,出品就是比别人更优,这才能够让你在行业有活做有饭吃。
第三个是这个事它本身要有业务前景,比如我们今天讲数据合规这块新兴业务,在第三期,我们会和大家分享,如何分析一个趋势、一个热潮的业务前景。
这三个维度,能帮助你在打好基础后,逐渐聚焦,变得更专业化。但是,这还不是终局。青年律师成长的终局,绝对不是专业化。这是我前几年一直在思考的,我当时把专业看得非常重,当时觉得专业就是律师的安身立命之本。专业重要没错,但专业化也是有尽头的,不能把专业作为执业终局。
今年1月,我去上海参加了广州律协举办的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班。当时在培训上,中伦上海的贾明军律师讲课,贾律师是业内我很崇敬的一位前辈,他当时就讲到,专业化是有局限的。在他看来,专业化的尽头是什么?是客户对你的认可。换句话说,专业不是维护客户的最好方式,认同感才是。
大家看到没有,从我们最初开始执业,决定要参与什么样的业务,这个阶段要把基础打宽一点。
到你进入第二个阶段,要逐步聚焦,从偏好、特长和前景等维度,去建立自己的专业领域,有自己的专业积累。
再到第三个阶段,你真正主动地去拓展和维系客户的时候,其实专业已经没有那么重要,因为它已经变成一个必备条件了,此时对人本身的认同,才是核心。到这个阶段,更多维系认同感的东西,反而是来自你的阅读和你的经历。
一言概之,读书历事炼心。
#3
参差百态
合规君(主持人):
如果很难进红圈所,应届生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律所,或者说团队。这个问题,很多听众朋友都关注,您有什么建议?
兔子清:
我之前在菜园里写过一篇毕业进入红圈所,有哪些得与失的文章(毕业进入红圈律所,有这些得与失 | 业务菜)。那一年我刚开始写公号,那篇文章是当年的阅读量最高。所以,我知道什么标签会戳中你们。这个问题不展开讲,你们去看旧文就好。但可以补充聊一点。
除去外界贴的标签,大家如何去选择一个对职业发展和成长有帮助的平台,我觉得几个方向。
一个就是本身平台你和它的契合度。什么意思?也就是虽然很多地方的律所,没有那么规模化,专业化,但这只是外在认知,真正在不同的律所生态里面,还是会有很多做的很好的所或团队。
参差百态是幸福生活本原,律所绝对不是只盯着我们听得到名字的那些家。
比如,如果你今天选择回家,是一个三线城市。虽然没有赫赫有名的大所,但你可以去了解他们的业务和专业领域,去了解他们之前办理过什么样的案件和项目,去了解他们之前沉淀下来的知识成果。透过这些介质,多少可以描绘它大概是一个什么风格的平台。加上同行之间,可能还会有一些朋友、师兄师姐可以打听。
关键在于,你要花时间去做这种信息检索和背景了解,有自己的判断标准,而不是懵擦擦的就一头栽进去。
另一个,也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,是不是真的愿意做。至于红不红,都是非常表面的东西,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重要。
#4
阅读无需清单
合规君(主持人):
有听众说希望清清律师能帮我们推荐几本书,或者说针对不同职业阶段,能不能给一个阅读的清单?
兔子清:
又到了开书单的时候。
书单特别难开。我接下来说的话,可能有些冒犯提问的朋友,但我绝对没有恶意。如有冒犯,我先道歉。
我认为,真正读书的人是不用书单的。你随便拿起一本有可能接触的书读下去,里面有注释,有引用的文献,它又成为下一步你要继续去读的索引。有什么必要去看书单呢?
我到现在,还在反复看以前在学校里面读的书。我是学法理专业的,读的书偏法哲学领域的比较多。我个人的阅读偏好上,也偏向文史类的书籍会多一些。
尽管我偏好法哲学领域多一点,但其实我读得很杂。
在读书这件事上,口味要杂一点,读的要广一点。刚才想让我开书单的朋友,你随便在网上搜,以我的学校中南政法为例,陈柏峰老师曾经给本科生开过一个书单,随便挑一本读下去就是了。只要你读,由那一本书,一定能够延伸到其他书去,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旅程。
重点现在让我给一个什么样的书单,其实我给了大家也不一定去买,买了也不一定去看,看完也不一定思考。还不如随便找一本你手头有的,真正读起来。
还记得《岛上书店》那间小屋吗?门廊上挂着褪色的招牌,上面写道:
没有谁是一座孤岛,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。
#5
驱动力
合规君(主持人):
聊到现在,您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有能量,在内心深处驱动力很强的人。这些年执业一路过来,到现在仍是充满热情的状态,您觉得自己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?
兔子清:
老实说,这个问题我没太想好。我对做事有投入的热情,而且我确实是一个喜欢工作的人。
驱动力,可能没办法那么地具象。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个感受,就是我很怕时间的流逝。上学时曾看过一本书,已忘记书名,只是记得当时在图书馆的场景,是一个下午。
那本书讲到一个段子,说有人问上帝,人类什么事情最让你感到惊讶?上帝回答说,他们当中很多人,活得好像永远都不会死,却又死得好像从未活过一样。
这句话在那个时刻,那个下午,深深触动了我。
记得还在学校时,当时觉得我毕业后肯定做律师的,毋庸置疑。于是我给自己的目标是,8年做到律所合伙人。现在看来,比预想时间提前一点点,但不是电视剧那种三年高伙,开口说话就按小时费率计费的路子。整体还是一个平凡务实的节奏,不过是,没有停过,没有退过。
所谓进步,也就是这么一点点做的。还是回到我前面讲的,三十也好,高伙也罢,都只是个标签,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做这些事的背后,到底还有没有足够的热情,有没有饱满的新鲜感和求知欲,推动你继续在这件事情上做透做好。
这种好,来自于你内心,希望去构建一些美好的愿景。比如一份好杂志、一个好项目、一个好的村庄、一盘好的红烧肉、或者一杯好的咖啡。
从童年到现在,我们身边很多人,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。一种是宏大的口号,所谓为国为民,为慈善为公益,为梦想窒息。一种是潮流的语词,所谓内卷、佛系、躺平。
我既反对大词制造的虚幻,也反感潮流带偏的节奏。我更希望成为并遇到那些不为宣称,只为行动,只是俯下身来甘心把事做好做透的人。重要的不是我们讨论了多少社会的成败,而是我们可以在内心和现实中构建多少美好,真正做成。
无论是不是律师,人活一世,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安身立命之本。
我还记得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先生所讲的,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,分享他人。他曾坦言道:诚品赔钱的15年,是我一生中最丰富的时间。这让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,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诚恳。其实,我不是一个笨人,但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,要做自己认为有兴趣,有意义,或者做一些从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做的事情。
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,分享他人。
如果说真有一个驱动力的话,那就是它吧。
法律|阅读|咖啡|旅行
清的菜园
欢迎来到兔子清和他的菜园